《篮球火》的“魔幻篮球+青春爱情”模式,十年之后还有活力吗?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3日 13:05
2008年,一部名为《篮球火》的台湾偶像剧爆红。 由颜值巅峰时期的罗志祥、言承旭、吴尊组成的男主阵容,“想象力”夸张的球技,以及以篮球为主题的青春爱情故事。 这些因素使得《篮球火》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看爱奇艺独家播出的《篮球》,很难不想起10年前电视剧《篮球火》前几集的场景。
《篮球》并不是一部好评如潮的电视剧。 飞行、逃跑的尴尬特效与真实的篮球比赛有着天壤之别,而运动题材表面下一成不变的漫长爱情场景也引来了不少批评。 十年后,《篮球》似乎只是在“篮球火”的模式上添加一些情感,来挑动青春偶像剧和年轻观众的心。 对于真正的篮球爱好者来说,这部戏恐怕更多的是一种冒犯。
继情感之源的经典动画《灌篮高手》之后,篮球题材的影视探索了哪些路径? 类似于《篮球火》的“魔幻篮球+青春爱情”模式,十年后还会有生命力吗?
现实主义和日漫,篮球题材影视剧两大风格
笔者认为,以篮球为主题的影视作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美国篮球运动最发达的NBA为背景。 大多数以篮球为主题的影视作品都是写实风格的。 一方面,美国篮球比赛从高中联赛发展到NBA,有无数的经典故事和人物可供编剧借鉴。 例如,《荣耀之路》讲述了黑人球员面临种族主义威胁并与教练一起打破歧视的故事。 《卡特教练》讲述了大学篮球运动员面临的生活困境和人生感悟。
另一方面,篮球运动的普及也让很多演员拥有了更加专业的运动水平。 许多经典的美国篮球电影都以前职业球员为主角,例如乔丹、奥尼尔、马布里等球员都曾出演过有关NBA球员的电影。 关于这段经历的纪录片数不胜数。
《光荣之路》剧照
另一种影视剧模式以日本漫画《灌篮高手》为代表。 这部经典动漫塑造了樱木花道、流川枫、三井恒等许多经典人物,可以说是一代人篮球感情的根源。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国内乃至日本的篮球题材影视内容都或多或少有《灌篮高手》的影子。 《篮球火》中的主角几乎都可以在《灌篮高手》中找到。 《MVP恋人》中的段晨风甚至被昵称为流川枫。 可见,模仿《灌篮高手》是当时台湾布袋戏拍摄篮球场面的必要手段。
国产篮球影视剧在借鉴《灌篮高手》经典人物塑造的同时,通常会有与真实篮球相差甚远的夸张设计。 这基本上是国内篮球题材常用的手法。 《篮球火》的主角一跃2米高空,从天而降。 很容易在空中超越别人,运球时迈出一瘸一拐的步伐。 就连《灌篮高手》里的周杰伦,打篮球都是逆转时间的神奇方式。
在《热血篮球》第一集中,同样的场景再次出现。 剧中,身高180cm的乔子君跳得比篮筐还高,被评论为“漫威变种人”。 剧情中甚至还说他是一名NBA球员。 尼克斯选中了他,但他不愿意走。 他被嘲笑说:“这是尼克斯被黑客攻击最严重的一次。”
《疯狂篮球》片段
任何对篮球有一定了解的人都能看出这种“神奇篮球”的荒谬之处。 网上的负面评论大多来自篮球迷的不满。 这种“运动+青春爱情”的影视剧如何拍摄? 夸张的设定完全行不通吗?
《魔幻篮球+青春爱情》,台布偶剧模式时隔十年再现
首先,从篮球文化底蕴和演员专业水平来看,中国很难制作出像《光荣之路》、《卡特教练》这样反映学生球员生活的现实主义影视作品。 走《魔幻篮球》这条路的,或许也是编剧们扬长避短,以夸张的风格博取关注。
现实篮球比赛的令人满意的表现只是篮球题材影视的方向之一,并不能代表全部。 并非日漫中所有的篮球题材都像《灌篮高手》那样贴近现实。 比如《黑子的篮球》就有“隐形第六人”这样的超现实设定。 动画版的《零秒射击》更是夸张。 剧情中,篮球已经传遍了宇宙,主角团要与外星人进行一场篮球对决。
《黑子的篮球》剧照
十年前,《篮球火》承载着布袋戏的传承,以其爱情故事和吴尊、言承旭、罗志祥等明星的巅峰颜值吸引了观众。 但包括《MVP情人》在内,那个阶段的篮球傀儡戏演员们都拥有不凡的篮球技术。 吴尊从小学习篮球,还担任过文莱国家队队员,属于准职业级别; 言承旭和罗志祥虽然不如吴尊,但也是圈内知名的篮球爱好者; 《MVP恋人》中的主角颜行书更是一位认真的职业高尔夫球手,他也在2007年加入了CBA球队,成为正式队员。
如果你想找到《篮球火》、《MVP恋人》、《斗牛》等偶像剧除了偶像外貌之外的优点,那么主角团对篮球的理解和剩下的尊重可能就是这些篮球运动员的结果。 之所以说谈恋爱的剧看起来不那么破烂。
《篮球火》中的吴尊
在这方面,《篮球》甚至还不如十年前的《篮球火》。 在第一个篮球场景中,场上的其他配角显然都有很强的篮球技术,而且镜头动作都是实时拍摄的。 相反,剧中重要人物乔子君的篮球动作显然没有其他配角那么专业,但由于剧情的安排,使用了特效,让影片变得生动活泼,效果与其他配角相结合。乔子君冷酷的表情,颇为尴尬。
猫眼专业版5月17日数据显示,《篮球》上线两天累计浏览量1405万。 当日观看量排在网剧榜第16位,表现并不理想。 “魔幻篮球+青春爱情”原本是十年前的老模式。 2018年出现的时候就已经过时了,《篮球》的演员都是新人,粉丝群也仅限于小范围。 剧中的篮球比赛比当年的台湾布袋戏还要尴尬,自然很难赢得普通观众的喜爱。
“情怀”并不总是有效,国内篮球题材需寻找新模式
也许《篮球》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片头曲。 这首歌就是《灌篮高手》中著名的主题曲《直到世界尽头》。 中文版是在获得官方授权后进行改编的。
这样的“情感加持”,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但《平衡者》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灌篮高手》的怀旧情怀更多是为80后、90后人准备的,但《平衡者》的剧情和人物却不同。 低龄化趋势明显。 很难说开场曲中的情绪会产生多大的积极影响。
归根结底,这种情感只是锦上添花,除非这种情感成为作品本身的首要焦点。 最好的例子就是获得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的《亲爱的篮球》。 它由科比·布莱恩特配音,最初是为了在退役仪式上播出而制作的。 获得奥斯卡后,国内外都产生了质疑,因为就短片本身的内容而言,很难说达到了历届奥斯卡的水平。 科比获奖是因为他的“巨大影响力”,而不是短片本身。 这就是“情怀”巨大能量的最好诠释。
《亲爱的篮球》豆瓣短评
对于国产篮球影视剧来说,重点应该是创新。 探索适合这一主题的新的表现形式和新的演员。 毕竟,《灌篮高手》的感情无法转移到一首歌上。 虽然《火爆篮球》有很多好看的新生小花加盟,在表达青春爱情和友情的故事上也没有太多失误,但一直没能找到新的制作方向,还在重复。十年前的篮球场景。 木偶戏的模型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